------旗下机构子网站------
精品项目 精品项目
位置: 主页 - 精品项目

新型水稻浸种催芽的全过程

返回
2016-07-08 1009次
        杂交水稻种子具有抗性强、根系发达、分蘖力强、穗大、粒多、产量高等优点。但如果杂交种子浸种催芽不当,会造成哑谷多、发涎、酒精中毒、烧芽、根芽不齐等现象,特别是山区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问题。为了掌握好浸种催芽的技术环节,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经济损失,现将杂交水稻浸种催芽技术介绍如下:
       一、晒种。在浸种前,选晴天晒种1天,可以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,还能起到给种子消毒灭菌的作用。注意不可将稻种直接摊在水泥地和石板上晒种。
       二、选种。用清水或10-15%的盐水选种,去除秕粒、半饱粒及病粒,沉下的饱满粒经清水洗净后,用作种子。
       三、浸种消毒。清水洗净种子后,放入清水中先预浸12小时(预浸期间每隔4-6小时左右换水一次,并洗净种子),使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孢子萌动,再用300倍强氯精药液浸种12小时,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一寸(消毒期间不换水),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残留药液干净。洗净后继续放入清水中浸种12小时,然后捞起催芽。为提高发芽率,采用日浸夜搁的间隔浸种法,即将上述的3个“12小时”放在白天(从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8点为浸种时间),夜间捞起不浸种。浸种时用井水为好,一般水温20℃以下时,浸种(含消毒时间在内)总时间约36小时。
 
    四、催芽。分三个步骤:
       1、高温破胸。把经浸种消毒的种子捞起滴干水后,用50℃左右的温水洗种预热3-5分钟,保持谷温35℃左右,然后把谷种趁热装入干净透气的布袋、编织袋或箩筐(盛装的用具能沥水、保湿、透气即可),四周可用农膜与无病稻草封实保温,12小时之内不得揭开覆盖物检查种子,以免散热,谷种升温后,控制温度在35-38℃,经20小时左右即可破胸。如果种子量较多,在破胸阶段检查时注意:①中心温度超过35℃时,要及时翻动,达到适温条件下均匀破胸的目的;②如出现种堆内外破胸率差异大的时候,在翻动时要将外围与中心的种子互换位置继续保温。
       2、适温催芽。谷种破胸后,用冷水淋透或淘洗种谷一次,降温到25-30℃,适温催芽促根,达到芽长半粒谷、根长1粒谷时即可。催芽中注意淋水翻动,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。如气温较高,当谷种大量破胸时也可播种。
       3、摊晾炼芽。催芽结束后,把种芽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-6小时后播种。如遇寒潮阴雨等不良天气,可进一步将芽谷摊薄,等天气转好时播种。
方法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准或咨询。
 
 
相关内容推荐:
0.202038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