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旅游规划的两项依据
返回
2016-08-17
1100次
天赫小编
生态旅游规划是指通过生态材质运用、本土化植物配置、低耗能技术应用、绿色植物环境、环保材料与技术等相应的景观生态技术,与旅游全过程包括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娱、购、体、疗、学、悟相结合,在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资源,使旅游开发商、投资商获得收益的同时,又能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小,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。
(一)资源依据
1、自然景观:气象、气候、地形、地貌等。不同的气象气候会影响旅游项目设置,导致季节性地域性的产生,不同的地形地貌,适合于不同的游乐活动。在进行旅游规划时,要考虑当地自然因素,在让自然界成为旅游规划向导的基础上,实现游客与自然的互动,让游客了解自然,从而提高人们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,最终实现亲近自然、保护自然的生态旅游规划。
2、人文景观/文化: 名胜古迹、观光农业和生产、社会风情、民俗风情等。不同的地域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,这些文化和当地的自然景观融合,形成各自独有的风格和个性。在进行旅游规划时,要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,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,作为核心吸引力,进行适当开发,做有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规划。
(二)市场依据
1、掌握市场规律,确定生态开发思路
市场需求是经济学中的概念,市场需求的分析主要建立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之上,研究不同消费群体和需求数量。消费者年龄、工作、文化程度、地域等方面的不同,决定了不同的消费行为。旅游开发带有很明显的经济特征,项目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,因此认识经济规律应当作为项目设置的前提。
2 、分析消费心理行为,确定生态项目
规划设计和经济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有所不同,在进行项目设置时,对于市场需求的研究更侧重于游客的年龄和心理行为,以达到项目实现其使用价值的目的。项目设立应以人的需要为核心,满足人们生理、安全、社交、尊重、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。
上一篇:庭院自动浇花的几种灌溉方式
下一篇:温室工程建设的一般性能
相关文章推荐: